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一年就變莊稼田 - 鹽鹼荒地

一年就變莊稼田 - 鹽鹼荒地

伊秀女性範 人氣:5.71K

鹽鹼荒地,一年就變莊稼田

工作人員在改良田裡檢視作物生長情況。陳明 賁騰攝

“我種地幾十年,沒見過白花花的鹽鹼地上還能長出綠油油的莊稼,感覺就像變戲法一樣。”6月26日一大早,記者趕到南通市通州灣示範區時,王秀梅正在海邊一塊試驗田裡忙著。

“玉米長勢正好,西瓜比拳頭大了,大豆剛種下,就等下一個好收成。” 王秀梅說,一年半前,這裡還是結滿鹽霜的荒灘野地,上月底卻收割了600多畝大麥。

不遠處,金燦燦的麥穗在海風吹拂下高低起伏,一陣陣麥浪將灘塗“淹沒”;曾經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如今生機盎然。麥地裡,兩名身穿工作服的小夥正在忙活,他們是華東有色海洋地質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正在採集土壤樣本,準備帶回去化驗。

麥子早就熟了,為何不收?小夥繆源卿解釋說,這幾十畝大麥將原地打碎後還田,用來進一步觀察和研究全量還田對於濱海鹽鹼地改良的功效。“隔三差五就要取土化驗,及時掌握土壤水、鹽、有機質等含量的變化情況。”

華東有色海洋地質研究院有著多年鹽鹼地改良經驗,曾聯合南通市國土部門,獲批國土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濱海鹽鹼地快速改良技術及標準研究》。2015年,應邀試點改良通州灣的4000多畝不毛之地。

“這片灘塗的鹽度比海水還高,連蚯蚓都養不活,改造最麻煩。”在附近一處高地上的兩間工棚內,專案負責人、海洋地質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建指著地圖告訴記者,因為地勢低,又是粉沙質壤土,土壤毛細現象嚴重;地下水位淺,鹹水容易上來;海邊蒸發強,返鹽相當厲害。

鹽鹼地自然改良大約要20年,傳統人為改良也需8年左右,才有可能達到耕地水平。“濱海鹽鹼地改良方法大同小異,但國內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缺乏可供參考的統一技術標準。”胡建說,普遍的做法是挖溝和施加改良劑,滄海變桑田,難就難在要兼顧快、好、省。

胡建帶著記者來到一片試驗田。第一塊田裡,一節節被打碎的秸稈摻雜於土壤中;第二塊田裡,秸稈像席子一樣覆蓋地面;第三塊田裡,耐鹽作物田菁長得密密麻麻。“地裡還有生物質暗管排水、排鹽。”胡建介紹,試驗發現生物質控鹽、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既經濟又有效。結合淡水“洗鹽”等方法,海洋地質研究院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將500多畝試驗田的“鹽值”從最高42‰降至3‰以下。今年4月初,中科院組織專家組前來,一致同意通州灣示範區首批500多畝沿海灘塗未利用地通過驗收,成為省內首個完成耕地質量評定的鹽鹼地改良專案。

目前,海洋院正在研究不同植物在改良地裡的生長情況。去年以來,試種了一批大麥、西瓜、田菁、黑麥草、金銀花、油牡丹等作物。“地表被厚厚的植物遮蔽,阻止了水分蒸發。”胡建說,農作物既能控鹽,成熟後還田,改良土壤結構,還能增肥。如今,驗收地土壤的平均“鹽值”已降至1.6‰,有機質含量從不足1‰提至19‰,被評定為五級耕地。“我們計劃再用一兩年,完成4000餘畝濱海鹽鹼地改良。體量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成本之低,全國罕見。”

南通在濱海鹽鹼地裡“拓荒”並非一朝一夕。如東在濱海灘塗種植沿海防護林,在東凌鹽鹼地上試種美國竹柳獲得成功,水稻等糧食作物也在鹽度相對較低的灘塗地上種植成功。這一技術突破,將為全省乃至全國鹽鹼地快速改良積累經驗。

“省內的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平均高達每畝30多萬元,如果耕地能夠自給自足,鹽鹼地就成了黃金寶地。”南通市國土局通州灣示範區分局副局長金曄介紹,示範區正著力打造30萬噸級海港群,未來在通往“深藍”的過渡地帶,將誕生一片以綠色生態、迴圈利用、旅遊科普為主題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

我國濱海鹽鹼地總面積達7500萬畝,其中,江蘇的灘塗面積1000多萬畝,並以每年2萬多畝的速度自然淤漲。按照省沿海地區相關發展規劃,到2020年,新增圍墾灘塗面積將達270萬畝;遠期將新增圍墾灘塗面積700萬畝,濱海鹽鹼地蘊藏巨大耕地潛力。

迎著清涼的海風,記者登高遠眺,只見農民們勞作的身影與無邊的灘塗構成一幅優美的畫面。畫面深處,一片片綠色正向白花花的鹽鹼地上蔓延開去…… 本報記者 陳 明

本報通訊員 賁 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