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伊秀女性範 人氣:6.82K

四月的白洋澱,春風拂面,新葦吐綠。這澱蘆葦,曾掩護雁翎隊打鬼子,留下《小兵張嘎》等名篇;這澱蘆葦,曾是養家餬口的“搖錢葦”;這澱蘆葦,也曾是令人厭棄的累贅。而雄安新區的落子,又使這澱蘆葦成為“無價之寶”。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漁民在白洋澱水域捕魚(2015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這裡是個好地方

由海而湖,由湖而陸,歷經千萬年的反覆演變,古老的白洋澱為人類留下一片秀美的溼地風光。偌大的澱區被39個村落、3700多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64歲的船伕楊德順輕舟熟路,載著記者穿行在溝壕、葦蕩間,水面時而狹窄,時而寬闊。“抗戰時期,這些葦子掩護八路軍雁翎隊打鬼子。我們靠水吃水,白洋澱自古就有‘一澱蘆葦一澱金’的說法,蘆葦是過去澱區百姓主要的經濟來源。生產隊掙工分,一個月能掙60元,那時候三級工才拿52元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蘆葦是重要的生產物資。澱區深處李莊子村一戶農家裡,編葦機雖然已經鏽跡斑駁,但可以想見每年霜降後收穫蘆葦的景象:男人下水割葦、打捆、運輸,女人在岸上編織葦蓆,一輛接一輛的馬車、卡車、拖拉機從白洋澱出發,將物資運往四面八方的磚瓦廠、造紙廠和城市農村,支援國家建設。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第2張

這是在雄安新區安新縣拍攝的白洋澱 新華社記者王建華攝

世代擇水而居,上年紀的老人對白洋澱滿是回憶。趙莊子村76歲的趙雁林在水邊生活了一輩子,對水、魚、鳥如數家珍,像一本關於白洋澱的“活字典”。“早在1958年,我就陪著中科院考察白洋澱和上游河流,那時候澱裡的魚有300多種。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澱裡的水舀上來就能喝。”他說。

白洋澱屬九河下梢,府河、漕河、瀑河、拒馬河等多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對維護溼地生態系統平衡、調節華北平原及京津地區氣候、補充地下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被形象地稱為“華北之腎”。

四面環水的王家寨是一個有5000多人的大村,十字街上商販雲集,灰磚白牆前,一些婦女用鐵針結紮漁網,手法嫻熟。45歲的任泳長坐在涼棚裡,看著大小船隻進進出出,悠然自得。“別看在這島上,米麵油得花錢買,比縣城還貴一截,交通也不方便。可是,出門能見水,呼吸著好空氣,心情多舒暢!白洋澱是個好地方,雄安選對了!”他說。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第3張

俯瞰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自家寶貝不能丟

大片大片枯黃的陳年蘆葦不割多可惜?面對記者的疑問,大張莊村民朱來福說,現在,農村的磚土房和磚瓦窯基本不再使用蘆葦;由於人工成本增加,收割蘆葦的工費比蘆葦的價錢還高,造紙廠也不用了;為了防止汙染空氣,蘆葦爛在地裡也不能焚燒。

“過去是個寶,現在沒人要。”蘆葦命運的轉折,反映出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鉅變。伴隨經濟粗放式發展、工農業用水增加,再加上白洋澱上游數十座水庫築壩蓄水,9條入澱河流除汛期外長年乾涸,只有少數幾條接納生活及工業中水入澱。“1984年到1988年,白洋澱連續幹了5年,澱底能走馬車、開拖拉機。後來通水,上游的髒東西都來了,魚從新中國成立初的300種減少到50多種。”趙雁林告訴記者。

受乾旱困擾,白洋澱面積從上世紀50年代的500多平方公里縮小到現在的360多平方公里。水位常年在7米左右徘徊,每年蒸發量與蓄水量相當,甚至“入不敷出”,只能靠人工調水補給,維持最基本的生態系統。從1997年到2008年,累計16次從上游調水16億立方米。4月5日,保定兩大水庫再次向白洋澱開閘放水。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第4張

4月9日,安新縣白洋澱,村民在打撈水面的蘆葦 新華社記者熊爭豔攝

另一個困擾是汙染。白洋澱水域內和外圍分佈著39個純水村、24個半水村,生活著約20萬人,居民和遊客帶來生產生活垃圾。記者踏訪時看到,離村莊越近,垃圾越多,水質越差。大張莊是“羽絨之鄉”,有60多家羽絨加工廠。據村民介紹,羽絨廠上了汙水處理設施,但洗絨的汙泥不好處理。

“白洋澱是全國人民的,大家要一起努力維護好。”70歲的景區保潔員姜大江每天在大張莊附近固定的水域划船撿拾垃圾。他說:“為了白洋澱,將來需要我們這些澱區人搬就搬,換個新環境挺好。”

是金子總會發光

“你看,凡是割過葦子的地方,新葦子鑽得快,長得高。”船伕楊德順一邊開船,一邊對記者說,葦子的特性是越割長得越好。蘆葦是白洋澱一景,蘆葦沒了,遊客看什麼?再說,蘆葦還能淨化水質,涵養水源,是鳥棲息、覓食、繁殖的家園。

昔日的“黃金”真的毫無用處了嗎?當地群眾對蘆葦很有想法:有藝術家用蘆葦秸稈製作精美的蘆葦畫,成為白洋澱特產,遠銷各地;能不能裝修居室,能不能生產高附加值的紙張,能不能製造可降解的塑料袋、餐具,能不能像竹子一樣提取“葦纖維”?

一澱蘆葦一澱金——新華社記者踏訪雄安新區 第5張

俯瞰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蘆葦是白洋澱的名片,白洋澱是雄安新區的金字招牌。白洋澱百姓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黨中央提出,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表示,雄安新區地處京津冀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敏感地區,開發建設要以保護和修復白洋澱生態功能為前提,離不開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改善。要從改善華北平原生態環境全域性著眼,重點要優化京津冀的水資源管理,提高水環境治理標準。

“既要恢復太行山森林植被,又要治理流域內水土流失;既要加強上游河道汙染治理,又要解決澱區生產生活旅遊排汙;既要保證來水,又要定期棄水。”澱區幹部群眾認為,管水、綠化、治汙、疏浚、清淤,治理白洋澱將是長期的系統工程。

趙雁林不以打魚為生,卻以打魚為樂,經常划著小船,尋找水質最好的水域,打一些稀罕的魚,帶回來自己吃,或者分給鄰居。“近兩三年,水質有所好轉,原來不常見的魚,大鴇、天鵝什麼的又能看到了。”

“華北之腎”要強壯功能,“華北明珠”要恢復光澤。雄安新區臨時黨委、籌委會負責人表示,白洋澱流域生態修復是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工程,絕不能因城廢澱。雄安人民也相信,白洋澱金子般的生態價值正在迴歸。

記者王民、陳煒偉、 婁琛、鞏志巨集、熊 爭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