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享受教育的樂趣

享受教育的樂趣

伊秀女性範 人氣:6.93K

“工作之後出國留學值得嗎”是網路問答社群“知乎”上的熱門話題,在國內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放棄看得見的工作,追求不可知的未來,畢竟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

享受教育的樂趣

放棄工作,出國留學,意味著從頭再來。讀書歸來,專業技能的提升、知識儲備的增加、眼界的開闊是否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重新定位的人生,並不一定是全然肯定的答案。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讓正在全速前進的人生列車轉向,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們放棄了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工作,在異國他鄉開始了留學生活。

在本版發表《小處存深度》的作者楊青便是在工作之後轉而出國深造。她這樣描述留學生活:“我把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都聽了一遍之後,選擇了那些最有助於培養社會學系畢業生的高就業率神器‘transferable skills’(可遷移技能)的課程。我至今仍記得批判性思維課上如何‘飽受折磨’:習慣了被動接受資訊的我,如何去思維?居然還要批判!”

在楊青出國留學之前,周圍的人問她:“去異國讀一個‘務虛’的專業,到底有啥用?”這也是工作之後準備出國留學的人被問到最多、也最不易解答的問題,“有啥用”是最令人糾結的所在。但教育的終極意義從來不是“有用”,正如楊青在回國之後回望留學生活時所說:“作為一個以為自己三觀已定,但是最終被肯特大學的教育改變人生態度的人,何其有幸。教育最大的用處,也許就在這裡。”

“有沒有用”“值不值得”是該不該出國留學這個天平上的砝碼,但如果類似的考慮是唯一砝碼,便與出國留學的根本背道而馳。客觀上評估自己能承受的留學開支及學習能力;主觀上遵從內心的選擇,享受教育的樂趣,在回答“要不要停下工作出國留學”這樣的問題時才不會糾結,也許反倒有別樣的收穫。

也有人把出國留學當作尋找“詩和遠方”的途徑,但聽老師講課、做課堂筆記、參加小組討論、挑燈夜戰寫論文……這些學生的日常並不輕鬆,一場接一場的考試壓力也不亞於之前工作中所承受的。

作家蔣方舟在她的《東京一年》中寫道:“在東京度過的1年並沒有把我變成一個新人……只是更像自己本來該成為的樣子。”

出國留學不是“詩和遠方”,但短暫的軌道改變,讓留學呈現教育本來的模樣,至少為自己接近本該成為的樣子提供了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