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全球千餘項非遺技藝同臺"競技"

全球千餘項非遺技藝同臺"競技"

伊秀女性範 人氣:1.1W

新華社成都6月10日電(記者許茹 馬牧旺青)一頭黃綠相間的獅子口叼花球與另一頭紅白相間的獅子嬉戲,或站或坐,或躍或立,在一個個細高的臺柱上活動自如……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上,來自廣東湛江遂溪的孔子文化城藝術團帶來的《嶺南雄獅翻山越嶺送喜》舞獅節目,引起觀眾陣陣驚呼。

全球千餘項非遺技藝同臺"競技"

演出團團長李榮仔介紹說,此次高樁舞獅表演屬於國家首批非遺專案“遂溪醒獅”的表演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地獅、凳獅、高臺獅、高杆獅、水上飛獅等形式,高樁舞獅包括梅花樁走鋼絲、騰空跳、飛越3.9米鐵索等高、難、新、特動作,被譽為“中華一絕”。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旱船、舞龍等精彩演出,更有難得一見的高山族託球舞。其中,在非遺活態展演部分,鬧年的“牛兒燈”、慶豐收的朝鮮族“象帽舞”、春耕節的“踩高蹺”、北方廟會的“中幡”表演也將陸續在這幾天輪番登場。

記者在今年的非遺節上發現,前來展示非遺技藝或專案的,不僅有廣為人知的非遺專案,也有毛利甩球舞等相對“小眾”的表演形式。據瞭解,參加本屆非遺節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突破100個,集中活態或實物展示展演代表性非遺專案超過1100個。

甩球舞的表演者來自紐西蘭,他們在廣場上打著赤腳、手持甩球,時而雙目圓睜,露出猙獰表情;時而吐出舌頭,高聲歌唱,毛利人用這種舞蹈來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現場一位觀眾說:“能在現場看到這麼地道的毛利文化風情歌舞,真是精彩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非遺節專案首次選取“傳統武術”“傳統工藝”“傳統民歌”“龍舟競技”四個類別的非遺專案進行競技,展示非遺傳承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自覺。

來自廣東的劉鍾萍參加了傳統工藝的競技,現場展示了佛山木版年畫四色套印的技術。雖然僅僅學習了三年,劉鍾萍卻已經有了“佛山木版年畫女俠”的“江湖地位”。“我才剛剛上路,手藝更精湛的是我的老師,他是我的榜樣和目標。”劉鍾萍說,她的老師馮炳棠,是佛山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非遺節已經成為各國各民族展示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交流保護經驗,以及深化國際文化合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