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面對失敗的" - 邁向航天強國的火箭"心臟"有了,

面對失敗的" - 邁向航天強國的火箭"心臟"有了,

伊秀女性範 人氣:3.08W

邁向航天強國的火箭"心臟"有了, 面對失敗的"

7月2日19時23分,海南文昌。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視覺中國供圖

邁向航天強國的火箭"心臟"有了, 面對失敗的" 第2張

沒有人喜歡失敗,但不可避免地,我們都會遭遇失敗,或遲或早,或大或小。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長跑,越大的失敗,似乎來的越早越好。對於中國航天人,這幾天就遭遇了一場失敗,而且來的不算晚。

7月2日,中國最大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的第二次發射遭受失利。訊息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廳傳出後,有的現場觀眾一臉愕然,畢竟幾十分鐘前還眼看火箭點火升空,眼看火箭消失在天際;有的參試人員瞬間落下了眼淚,十來年的心血在一夜之間以“失利”兩字而暫時收場。

這並非中國航天發射史上第一次失利,卻很可能是近些年最受關注的一次失利。曾經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失利——包括不久前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失利,某種程度上都是“航天大國”時代的產物。而長征五號從一出生就瞄向更高更強,早在去年首飛之時,國家航天局前局長欒恩傑就提到,這枚火箭是中國人邁向“航天強國”的入場券。

長期以來,談及中國的某項技術或某個領域的發展,我們已經習慣用“大而不強”來形容。但航天正在將這種說法打破,而打破這種說法的第一拳就是長征五號。去年11月首飛成功後,同年12月國家航天局釋出《2016年中國的航天》,其中就首次提出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發展願景。

如今,這個“走向更強”的願景,遭遇了現實中的第一次沉重打擊。和曾經的“航天大國”所處歷史階段不同,在邁向“強國時代”程序中,人們的口味、喜好、訴求,以及整個社會環境、輿論思潮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應地,航天人所要面對的,早已不僅是更大更重的火箭,以及更高更強的技術關卡,更有那些看不見的、卻強度非常的輿論挑戰和心理壓力。

該以什麼心態來迎接高密度發射?

失敗,有時的確比成功更能引發人們的討論。

不管是去年9月,美國私營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測試時發生爆炸,還是今年6月,長征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過程中運載火箭出現異常,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都颳起了一股不小的輿論旋風。

這一次也不例外。

關注航天的人,像往常一樣,用諸如“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失敗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成功”甚至“對於中國航天,發射失敗才是新聞”等話來安慰中國航天,為中國航天打氣。

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最近的航天發射是否太過於頻繁,有趕工期、趕進度的嫌疑?持續關注航天的人都瞭解,這兩年的航天頻發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有其規劃。

在去年年初,航天“十二五”收官之際,航天相關部門就對外公佈,在十三五期間即未來的5年內,航天宇航發射任務將從“高強密度”迎來“高常密度”,年度發射預計為15到20次——這一個個看似冰冷的數字和高強度發射任務的背後,對應的卻是我們中國人走向月球、走向火星,以及打造屬於中國人太空站的巨集偉夢想。

當時,人們看到的還是“十二五”的資料:我國專門致力於火箭和衛星研製的中央企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成功發射了86箭138星,發射成功率達97.7%,創造了世界最高航天發射成功率。其中,2015年共發射19箭45星,全部成功。

不少媒體同行都問了一個問題:隨著發射次數增多,發射失利概率是否也會變大?

很多航天人從主觀上來說,並不願回答這樣的問題,但從美俄的歷史來看,恐怕是這樣。

對比國內外航天發射時,除了要看成功率的高低,還要參考發射的次數——發射的總次數越多,其成功率低的可能性越大。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和俄羅斯(蘇聯)進行的發射遠遠多於其他國家,都達到了千次以上,而中國的火箭發射僅有200多次。未來隨著發射次數增多,失利的概率可想而知。

科學試驗,就會有失敗

科學試驗,就是科學試驗,既有成功,又有失敗。

翻開世界航天史,一起起慘痛的事故讓人揪心。

1971年6月6日,前蘇聯聯盟十一號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升空。返回艙返回時,存在質量問題的減壓閥被震開,艙內急劇減壓,3名航天員短時間內缺氧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出發,開始第10次太空之旅。飛行73秒鐘後,飛機外掛燃料箱突然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7名航天員遇難!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按原計劃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著陸前16分鐘,太空梭突然爆炸解體,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

探索浩瀚天宇,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夢想美好的背後,卻是現實的殘酷。也因此,我們要銘記每一次現實的殘酷——失敗,銘記是第一步,只有銘記,我們才會時刻提醒自己,拷問自己,讓發生失敗的可能性再少一點,讓成功的機率再高一點。

1996年,長征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星箭俱毀。時任火箭總設計師的龍樂豪一夜白髮,3天后,他拿出了一個整改方案,通過了包括美國專家在內的多國專家評審。

這一切的前提是,學會科學看待失敗。

在航天界,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即美國阿波羅13沒有把人送上月球,3位宇航員在太空中經歷了缺少電力、飲用水等問題,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還被美國人稱之為“輝煌的失敗”。畢竟,這正是科學路上的必須積累的教訓。遺憾的是,我們到目前為止似乎缺乏一種正視科學敢於失敗的胸懷。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所有航天人和國人的追求,但卻不現實,至少從科學上講不通。

科學看待失敗,並不意味著迴避

當然,科學看待失敗,並不意味著迴避失敗。而是要直面失敗,分析失敗,記住失敗,避免再次失敗。

這一次長征五號失利後,有的人在網上開起了炮,說中國航天有“急功近利”嫌疑,以至於釀成兩年裡連續幾次的“失利”;也有的說航天系統存在諸多薪酬待遇、管理僵化以及體制機制等外界“看不見”的問題;也有的則將問題直指“浮躁”,認為航天人拋頭露臉太多,應該靜一靜,甚至認為他們應該“淡出”輿論視線。

對於這樣的刺耳聲音,航天人不妨當作一種“忠言逆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畢竟幾十年來,一個大系統快速發展如此迅猛,取得的成績震驚中外,難免會有一些“bug”埋藏其中。以這件事為契機,來一次大掃除和全面的質量檢查,也是為接下來進入“航天強國”,做一次預先的體檢。

正如錢學森所說:“科學試驗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試驗呢?經過挫折和失敗,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

這次事件之後,希望航天人不要淡出輿論事件,而應該更多的公開,就像美國航天局那樣,不僅公開他們的成果,他們的成功,還要公開他們的失敗。

說到底,航天人是探索宇宙的人類代表,他們往前走一步,我們整個人類就往前走了一步;他們絆倒了,整個人類依然會和他們站在一起,並肩作戰。

作為媒體,作為普通民眾,我們似乎也需要一個集體反思,面對這樣的時刻,要不要急著貼標籤、打棍子、扣帽子,還是先等問題原因查找出來之後,再做進一步的判斷?記者一個深刻感受是,事件發生之後,航天圈裡圈外的人變得很敏感,猜疑、謠言也是滿天飛,我們在向航天部門要原因要答案的同時,可能也要反問自己——如今邁向航天強國的火箭“心臟”有了,但我們自己的國民,我們的航天人面對失敗的“心臟”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