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令人羨慕的教師真的淪為“弱勢群體”了嗎?

令人羨慕的教師真的淪為“弱勢群體”了嗎?

伊秀女性範 人氣:1.14W

  “做了6年老師,學生上課遲到不敢罰站;家庭作業沒做,不敢留堂;就連他們做錯事情也不敢批評……但是到了考試,領導要成績,家長要成績。我有時就想,啥都不願意做,憑什麼出成績。”

令人羨慕的教師真的淪為“弱勢群體”了嗎?

  一位老師這樣說道,“感覺在家長、學生面前自己總是抬不起頭。”這位老師的表述,透露出老師似乎漸漸淪為弱勢群體的趨勢。

  這些時刻,讓我們感覺到老師越來越“弱勢”了

  前不久,有人在網上發起了話題討論——“教師真的就是弱勢群體嗎?”回答者有288人之多。其中,不少老師都認為,自己似乎真的有些“弱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哪些時刻,老師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勢呢?一起看看老師們是怎麼說的吧!

  時刻一:媒體報道漸有偏頗

  “去年網上曾經流出了一個學生家長扇老師耳光的視訊,隨後媒體對此大肆進行報道,連視訊中墨水都是假冒的都追問出來了,但是,被打的老師該怎麼辦?那位打人的家長該不該道歉?該不該受到社會的譴責?我們該用什麼辦法保護我們的老師不受傷害?然而這些媒體都沒有多說。”

  一位老師這樣說道。

  當我們開啟電腦,鋪天蓋地的新聞中,我們看到有的關於教師的訊息似乎沒有那麼美好:教師節因學生未送禮物班主任責罵全班學生,教師酒後毆打學生,某地教師私辦補習班亂收費……

  每當負面新聞爆出,就會引發網友的口水大戰。此時個別老師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了這種職業的群體,類似的負面新聞越多,老師的形象也就越經不起折騰,隨後輿論的天平越來越多地傾向於責怪和批評老師。

  時刻二:要讓學生學習好,還不能批評

  “家長權利意識在增長,但是處理事情時一些家長卻失去了自我修養和風範。”網友@豆子這樣說道,“老師也承擔著許多難言的痛苦。譬如我認識的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她是個非常棒的老師,學生家長都很感激。

  但學生家長群裡,就有且只有一對孩子父母,是小官員。他們的孩子拿筆尖扎人玩,總是和人交頭接耳,帶壞全班學習氛圍。後來這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居然去學校把這老師告了。說老師總是無緣無故批評他們的孩子,導致孩子自尊受損。學校讓老師說明情況,雖然事情過去了,但老師再也不去批評這孩子,整個班級就非常亂了,出現嚴重的爆粗口的情況,老師不得已出面教育,這對家長就又狀告老師鉗制言論自由。”

  老師、孩子和家長本是一個有機的紐帶,彼此之間關係的磨合和處理至關重要。“但一旦老師碰到的家長並非通情達理之人,老師們可能就要受些委屈了。”有老師說,“這種情況下,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打不得、罵不得,到最後學習差了還怨老師,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老師認為相比較而言,教師群體是一個鬱悶和隱形的弱勢群體。”

  時刻三:收入與壓力不成正比

  眾所周知,老師們的工作時間不能簡單以一天8小時來計算,即使在休息時間、寒暑假時間,一旦有學生和家長聯絡,他們也會立即進入到老師這一角色中。教師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人生中的重要一部分,深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去了。

  “有些時候,真的感覺老師所承受的壓力與所收穫的報酬不成正比,失去了激勵機制,即使是老師也會逐漸倦怠。”

  時刻四:權益保障日益困難

  生病了還要堅守崗位,不能看病;生完孩子,竟然發現被辭退了;批評孩子幾句,卻被家長告到了學校領導那裡……

  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但您知道嗎?其實這些行為都是侵犯教師權益的。老師們的福利和權益難以落到實處,很多老師表示這個時候真的感覺自己成為了“弱勢群體”

  教師為何淪落成弱勢群體?

  1.《教師法》實施中教師權利和義務失衡

  學生有《未成年人保合法》保護,教師有《教師法》規範。規範也是對學生的另一種保護。

  《教師法》規定教師享有的法定權利,比如: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的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等等有關教師的法定權利幾時才能落實到位?

  而諸如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等義務則需要不折不扣的履行。即《教師法》在具體的實施中存在教師權利和義務的失衡的問題。所以本應該是保護教師合法權益的《教師法》卻在具體實行中,明目張膽的充當了促使教師淪落成弱勢群體的角色。

  2.法律和職業道德規定教師不能體罰學生

  其次,法律和職業道德還明文規定教師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我竊以為,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個共識:教育需要適當的體罰,體罰應具體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但“適當”要怎麼把握?法律既沒有授予教師體罰的權利,更沒有對“適當”做出明確的界定。所以,當教師“動”了學生時,往往都是教師的錯,往往都是教師吃虧。

  當然,我不否認教師隊伍中有敗類,那就必須堅決依法依規將其清除。長此以往,看似弱勢的學生得保護而變得越來越強大,而實為弱勢的老師則越來越弱,教師這個職業逐漸淪為高危和冷門職業。

  在這樣一個可悲的現實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反省和反思:一個國家的教師一旦成為弱勢群體,那麼這個國家還有未來嗎?法律必須明確和保護教師的職業權利,教育質量和教育投入必須納入地方政府的考核。

  3.新聞媒體對教師行業的負面報道

  新聞媒體對幼兒園、中國小的報道很多都是負面的——不是幼兒園虐待幼童就是校車安全事故,不是教師體罰學生就是教師性侵學生等等教育的陰暗問題。正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每當老師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時,老師已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從事這種職業的群體。

  這個職業要求老師無論是學識,還是道德都必須是社會的標杆和典範,這本無可厚非。教師既然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那麼就不能有絲毫的瑕疵。因此,在職業光芒的照耀下和世人的思維裡,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人不再是人,而是神。因為只有神才是不會犯錯誤的,才是完美無缺的。

  教師一旦有汙點自然就要受到公眾的譴責。其實,這只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一種期待,亦或是現實社會汙濁,老師就成了世人寄託理想的最後一方淨土。

  大量的負面報道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著本就對教育失望的國人的敏感而脆弱的神經。老師飽受詬病,自然就成了“失望教育”的替罪羊。而本該一同為教育承擔責任的家長、政府、社會都一律指責教師的不是。於是教師的形象不再高大,教師不再是一個體面的職業。

  4.地方政府對教育的不重視

  地方政府對教育的不太重視是促使教師淪為弱勢群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地方政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一般都不太重視教育。

  首先,很多地區並沒有把教育質量作為考核官員的指標,既然教育無助於政績,無助於升遷,自然就不會有人重視。

  其次,教育的投入大且見效慢,吃力又不討好,誰還重視。教育的投入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提高教師的待遇,一方面因為教師的基數比較大,一次性投入也會較多;另一方面又因為這樣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性的。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地方同一時期的其它產業的發展,所以沒人願意投入。或許這就是各級政府遲遲不願落實《教師法》有關教師待遇的規定的主要原因吧!

  再次,鑑於提高教師待遇的投入過大,那麼就不約而同投資教育基礎設施,這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不但能博得重視教育的好名聲,而且還有利於直觀的體現其政績。

  另一種聲音:其實,老師這個職業仍然很光輝

  但也有些老師表示,自己過得很好呀,一點也不“弱勢”,那麼,他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1.尊師重教的傳統猶在

  “我的父母,爺爺奶奶都是老師。關於這個問題,我和家裡人討論過,他們卻告訴我,教師不能算弱勢群體。他們跟我說,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可能會不好意思見老師。他們覺得中國傳統尊師重教的思想還是存在的,所以並不能說明教師是很弱勢的存在。”

  網友@媯陌塵 這樣說道自己的經歷,

  “雖然也有一些教師被辱罵、毆打的新聞,他們說那只是個例,畢竟現在有部分老師師德有待提高,造成了社會上一些人對老師的誤解。但凡是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都是能夠理解老師並十分希望老師重視自己孩子的。很大程度上還是挺尊重老師的。”

  的確,在不少老師的眼裡,自己仍然是能夠得到相應的尊重的。

  “老師怎麼會是弱勢群體呢?老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在社會上很受大家的尊敬,教書育人,培養人才。”

  有網友這樣說道,

  “而且,有些時候一些老師或許會說學生實在不好管,有些極端案例確實是這樣。但更多時候,希望老師們也能想想,自己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了嗎?很多時候,老師和學生就是我尊重你,你尊重我的關係。我給學生充分的尊重,所以他們也回饋給我充分的尊重。”

  2.只要努力,生活永遠把握在自己手裡

  “1980年大學聯考我數學全縣第一但離專科差2分,那時是本科取完填專科志願,專科取完填中專志願的。由於那時沒有電話也沒有進村的公路,中專志願就由班主任代勞。順帶說當時大中專計劃是分配到縣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自認為我一定能做一個好的數學老師,就給我報師範。82年我來到工作的第一站離家10多K m的村國小。

  8年後我有了本科學歷,從中學副教導主任幹起至1998年做了一所規模不小的中學校長。經過努力,現在我在縣一中確實也是小有名氣的高中數學老師,教師的孩子早懂事,孩子博士畢業可去的地方很多,最後還是選擇高校做老師。”

  一位老師用自己30多年的經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來,

  “只要努力,不論所處群體是強勢還是弱勢,自己的生活永遠是自己把握著。”

  3.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怎麼能是弱勢呢?

  “教師是一個什麼樣群體,要相對比較不能絕對。比如說教師與純粹的農民與城鎮領生活低保的居民那是沒有可比性的。”有老師這樣說道。

  在一些老師眼中,“教師也許就不應該被打上弱勢或強勢的標籤。”

  他們說:“我們或許沒有像媒體渲染的那樣起早貪黑批改作業,但也會為某個學生髮出恨鐵不成鋼的嘆息。我們的縣城是周邊教師工資最低的縣,拿著最低的工資怎麼可能不抱怨?但第二天依然還是早起上班,面對自己的孩子們,絲毫沒有不快,這些不過是本職工作而已。”

  “教師就是教師,他們是一個群體,談不上強勢,但也絕不弱勢。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好老師值得去尊重。”

  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或許,正如有些老師所說,教師就是教師,談不上強勢,也說不上弱勢,但我們希望的是“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讓老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多麼美好的前景,那麼老師們怎麼說呢?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1.讓尊師重教重歸社會風氣

  不可否認,教師隊伍中也有魚目混珠的,但那也僅僅只是少數。在我們的社會中,更多的是那些普普通通卻兢兢業業的教師們。他們雖普通,但傾其一生傳道授業的精神不會因此打上折扣;他們雖低調,但對學生的愛和期待卻分毫不少。不管是我們的媒體,還是普通的大眾,最需要做的就是客觀報道和宣傳,使老師獲得客觀理性的輿論評價,為教師塑造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和地位,進而塑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2.給老師們留出一方自己的天地

  曾經有一位老師說過,“只要社會不要太關注我們,讓我們安靜地工作,這就是最大的尊重”。這句話中有無奈之意,但卻不無道理。

  我們可以選擇從放手開始,讓他們有時間和空間做自己的事、培養自己的雅趣、充實自己的生活。

  3.使教師的尊嚴有機制可依

  作為教師,固然需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紮實的學識和一顆仁愛之心,然而,老師們也需要得到公平有效的激勵機制,自由公正的成長空間,這也是對教師獲得職業尊嚴的重要基礎。

  同時,法律也必須明確和保護教師的職業權利,教育質量和教育投入必須納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教育去除行政化,解除老師發展的枷鎖,減少老師疲於檢查、評比等過多的非教學任務,把該用於教書育人的時間和空間還給老師。

  在3月份結束的兩會中,代表委員們就針對老師權益提出了一個個建議,包括提高鄉村教師薪酬、保障女教師的生育權等等,我們相信,經過整個政府和整個社會的努力,教師一定會成為一個人人嚮往、人人羨慕和人人尊重的職業。

TAG標籤:#弱勢群體 #淪為 #教師 #老師 #弱勢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