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7萬公里天府綠道引領成都綠色新生活 - 1

7萬公里天府綠道引領成都綠色新生活 - 1

伊秀女性範 人氣:2.97W

1.7萬公里天府綠道引領成都綠色新生活

1.7萬公里天府綠道引領成都綠色新生活 第2張

1.7萬公里天府綠道引領成都綠色新生活 第3張

總體構架

“一軸兩山三環七帶”

為主體骨架

■一軸:以錦江為軸

■兩山:以龍門山和龍泉山分佈兩翼

■三環:以熊貓綠道、錦城綠道、田園綠道相環繞

■七帶:通過市內7條主要河道向外輻射

三級系統

市域建成綠道1920公里

規模長度蓋過中外名城

■區域級綠道

錦江綠道

沿錦江從都江堰紫坪鋪至雙流黃龍溪,總長度約2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

熊貓綠道

沿三環路總長100公里,以慢行交通為主,兼具生態、休閒、體育、文化等功能

錦城綠道

依託環城生態帶,主線總長度200公里(次線300公里),串聯11箇中心城區

田園綠道

沿第二繞城高速路,總長度約3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

龍門山森林綠道

沿龍門山東側,長度約350公里,串聯6個區(市)縣

龍泉山森林綠道

沿龍泉山西側,長度約200公里,串聯了5個區(市)縣

濱河綠道

包含走馬河、江安河、金馬河、楊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臨溪河、東風渠、沱江-絳溪河、毗河等河段,總長度約570公里,串聯15個區(市)縣

■城區級綠道

在城市各組團內部成網,與區域級綠道銜接,與城市慢行系統相結合,體現“綠滿蓉城”的宜居品質

■社群級綠道

與城區級綠道相銜接,串連社群內幼兒園、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場館、社群養老等設施

9月2日,作為天府綠道重要部分的錦城綠道首期工程在玉石溼地示範段開工建設。與此同時,《成都市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方案》正式釋出,天府綠道由三級綠道組成,總長度近17000公里——成都要建設全國最長的市域綠道!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實施“全域增綠”行動,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系統,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此次釋出的《成都市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近年來成都市最大規模的綠道規劃方案,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體骨架將在全市鋪開綠網,以錦江為軸,龍門山和龍泉山分佈兩翼,熊貓綠道、錦城綠道、田園綠道環繞,通過市內7條主要河道向外輻射,全面構建天府綠道體系。

【規模大】

1.7萬公里天府綠道

全球市域級綠道之冠

按照建設大生態、構築新格局的思路,成都市規劃構建城市三級慢行系統,厚植城市自然人文環境,提升市民宜居生活品質,以人民為中心、以綠道為主線、以生態為本底、以田園為基調、以文化為特色,全域規劃形成“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區域級綠道1920公里、城區級綠道5000公里以上、社群級綠道10000公里以上。

“目前,在全世界的城市中,就市域級別的綠道而言,天府綠道是最長的。”中建西南院景觀院總建築師、副院長張靜表示,市域建成天府綠道可達1920公里,這在國際的市域級別綠道中也是首屈一指。

除了長度最長,天府綠道系統設計理念和規模也處於領先。“綠道不僅是一條騎車的道路,它反映的是一座城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產、城、人發展,協調生態環境生態修復的雄心。”張靜介紹,從專業的角度而言,綠道是線性綠色開敞空間,通常由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行者進入的景觀休憩道路,連線主要的公園、自然保護區、歷史古蹟和城鄉居住區,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歷史文化資源,併為居民提供充足休憩和交往的空間系統。

【如何建】

2025年初步建成

1920公里市域主幹綠道

“建設天府綠道是與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重大舉措。”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小琦認為,從綠色發展來說,天府綠道是覆蓋成都全域22個區(市)縣的整體體系,“一軸兩山三環七帶”,這個結構不管從全域還是空間佈局來說都是統籌整個城市生產、生態、生活的三大體系。

《方案》中,區域級綠道具體是:錦江綠道沿錦江從都江堰紫坪鋪至雙流黃龍溪,總長度約2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熊貓綠道沿三環路總長100公里,以慢行交通為主,兼具生態、休閒、體育、文化等功能;錦城綠道依託環城生態帶,主線總長度200公里(次線300公里),串聯11箇中心城區;田園綠道沿第二繞城高速路,總長度約3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龍門山森林綠道沿龍門山東側,長度約350公里,串聯6個區(市)縣;龍泉山森林綠道沿龍泉山西側,長度約200公里,串聯了5個區(市)縣;濱河綠道包含走馬河、江安河、金馬河、楊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臨溪河、東風渠、沱江-絳溪河、毗河等河段,總長度約570公里,串聯15個區(市)縣。

城區級綠道是在城市各組團內部成網,與區域級綠道銜接,與城市慢行系統相結合,體現“綠滿蓉城”的宜居品質。

社群級綠道是與城區級綠道相銜接,串連社群內幼兒園、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場館、社群養老等設施。

按照分級分類推動實施的步驟,計劃到2020年建成“兩環一軸”綠道(錦江綠道、錦城綠道、熊貓綠道)共約750公里,到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幹綠道體系,到2040年市域綠道體系全面成網。

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景觀院院長高靜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惠民工程,在城市中心再現田園、森林、公園、湖泊,將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永久性的巨型綠色空間。

【率先幹】

錦城綠道前日開工

有看有玩還能應急避難

9月2日,錦城綠道首期工程在玉石示範段宣告啟動建設,這也標誌著成都天府綠道建設工作正式啟動。天府綠道系統“三環”之一的錦城綠道,範圍包括環城生態區內133平方公里的生態用地,總的規劃內容包括500公里綠道、4級服務配套體系、20平方公里多樣水體以及100平方公里生態農業景觀區。

據《方案》設計團隊成員、來自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介紹,錦城綠道定位為開放式多功能的環狀生態公園、展現天府文化的蜀川畫卷、體現世界水準的天府綠道,具備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閒遊覽、城鄉統籌、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八大功能。

錦城綠道的“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環狀+放射”的200公里主幹綠道和300公里支線綠道體系,建設多樣化綠道和自行車道、跑步道、各類球場、水上運動設施、全民健身設施、戶外拓展設施等,承擔觀光遊覽、體育賽事、慢行交通等功能,與城市慢行系統和周邊社群綠道互聯互通。

同時,按照“可進入,可參與”原則,在相應用地範圍內建設16個特色小鎮形態的一級驛站、30個特色園區形態的二級驛站、170個林盤院落形態的三級驛站和亭樓小品形態的四級驛站。並配套建設118個分散式出入口和12萬個停車位,實現公共交通接駁、水電氣訊網基礎設施支撐、智慧服務管理系統全覆蓋,提供休閒遊覽配套服務。

結合各級驛站發展音樂、文博、設計、動漫等文創產業,建設總容納200萬人以上的50處應急避難場所、640處文化設施,展現《蜀川勝概圖》天府勝景,展示天府文化。還將承載體育健身功能,承辦國際國內自行車、馬拉松等賽事。

據悉,錦城綠道將在2018年春節前建成主幹綠道34公里,2018年底建成主幹綠道130公里,2019年底全面建成綠道體系。

【看示範】

錦城綠道

10平方公里這樣建

這次開工的錦城綠道首期工程,分佈在高新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從錦城湖至青龍湖的10平方公里綠道體系建設,設計建設34公里一級綠道、54公里二級綠道,以及跨益州、天府、錦江、成自瀘、成龍、驛都、成渝等綠道景觀橋樑,串聯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中和溼地、白鷺灣景區、花田溼地、玉石溼地及青龍湖景區等多個區域,形成一條以賞花、撫水為主題,集觀賞、休閒、競技於一體的自行車綠道,並在沿途增設林盤院落驛站、打造溼地科普園、玉石溼地園、香雪櫻花園等特色園、補充亭臺驛站和若干市民活動空間,構建市民便捷遊憩觀賞的天府生態長廊,有效啟用區域經濟。

其中,玉石示範段位於繞城高速成渝立交西南,面積約770畝,東風渠在此蜿蜒而過,粗獷的生態本底讓這裡很難進入。據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段範圍內建設一級綠道1.5公里、二級綠道3公里,同步開展區域自然生態修復提升和功能完善工作,在綠道標準、景觀農田、經濟果林、湖塘溼地、活動空間、配套服務等方面為天府綠道建設提供示範。據悉,此段的建設將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修復自然的理念,利用現狀地形特點和微地形塑造,形成坡、壩、堤、溪等場景。根據區域傳統和土質情況,桃、李、杏、枇杷等果林也會來裝點玉石溼地。

而在白鷺灣溼地,一條空中綠道凌空跨越而過,讓騎行與步行相分離,既避免了破壞溼地原有生態,錯落高差還能讓彼此互為風景,還能感受“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杜甫詩韻。

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攝影 孫琳 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