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生活>家居>生活常識>夏季中暑患者的幾種臨床表現以及如何治療中暑

夏季中暑患者的幾種臨床表現以及如何治療中暑

伊秀女性範 人氣:2.13W

中暑急症是發生於夏季熱浪期的一種熱相關疾病,是表現為體溫調節中樞和汗腺功能發生障礙的一種臨床綜合徵,輕者表現為熱疹,重者常可致命。中暑最常見於兒童(4歲以下)和老年人,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藥物成癮、精神疾病、職業性高溫暴露及對高溫氣候不適應或適應不全的人群。中暑患者通常有以下幾種臨床表現:

夏季中暑患者的幾種臨床表現以及如何治療中暑

1.熱疹(或稱痱子),為高出面板表面的斑丘疹,或瘙癢性紅色疹,見於衣服覆蓋的面板。常因汗腺導管堵塞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口服相關抗生素治療,加用抗組胺藥,面板塗擦洗必泰霜或1%水楊酸溶液(每日3次)以止癢。

2.熱水腫,是由於肢體皮下血管擴張和組織間液積聚引起的四肢面板或手足腫脹。熱水腫常呈自限性,很少超過數週。治療包括抬高患側肢體,嚴重者應用加壓襪。應避免使用利尿藥,以防加重血容量不足。

3.熱痙攣,在氣溫高、出汗多時,患者常表現為下肢腓腸肌和腹部肌群痛性痙攣,持續數分鐘緩解,常見於運動或體力勞動期間。中心體溫正常或升高。通常與炎熱天氣大量攝入低滲液體引起稀釋性低鈉血和通氣過度有關。治療包括休息和口服電解質溶液或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口渴或出汗多的病人,應飲用含有電解質的平衡溶液來補充丟失的水分,不要大量飲用涼白開水,以防引起體鈉缺失。

4.熱衰竭,常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肌痛、無力、多汗、呼吸急促、心動過速或直立性低血壓,中心體溫升高或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表現。發病與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有關。應將患者安置於有電扇或空調的房間,使室溫維持在25 ℃~26 ℃,臥床休息,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口服電解質溶液或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補充多種水溶性維生素。這種病人在症狀緩解前要進行密切觀察。

5.熱暈厥,炎熱天氣裡,常由於周圍血管擴張、血管舒縮張力降低或血容量不足引起,表現為低血壓、虛脫或暈厥,常見於老年人和熱環境適應能力差者。就診時有的病人可有直立位低血壓或心動過速。對患者要進行全面檢查,以除外心臟、神經或其他嚴重病變引起的暈厥。經臥床休息和口服或靜脈補液後,大多數患者可較快恢復。

6.熱射病,在高溫、高溼和無風天氣或在室溫高、不通風的環境中發病。遇到精神狀態改變或昏迷、抽搐和高熱患者(中心體溫>41℃)時首先要考慮熱射病。這是一種致命性中暑急症。臨床上分為兩型:①非勞力性中暑,多見於體衰、多病和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或嬰幼兒,表現為高熱、昏迷和無汗,或稱典型中暑;②勞力性中暑,多見於年輕患者,常在高熱環境或職業性熱暴露(如軍事訓練、體育訓練或重體力勞動等)後出現精神和神經病變,如共濟失調、行為反常、煩躁不安、意識模糊、抽搐或昏迷。此病需與感染(膿毒症、腦膜炎、腦炎、破傷風、傷寒和腦膿腫)、中毒(抗膽鹼能藥、酚噻嗪、水楊酸、五氯酚、可卡因、安非他明,以及酒精戒斷)、代謝和內分泌急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樞系統疾病(癲癇持續狀態和顱內出血)、神經安定藥引起的惡性綜合徵和惡性高熱等鑑別。熱射病病死率很高,不迅速降低體溫常可導致重要器官損傷和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死亡。

確診後應將病人迅速收入重症監護治療病房。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防止誤吸,進行氣管內插管,予以高流量吸氧,如有呼吸或心力衰竭,需立即進行相應復甦措施。

降溫是主要治療,降溫速度決定患者預後。應立即脫掉病人衣服,置於25 ℃~26 ℃的室溫中。急診科醫生應採取有效和實用的方法降溫,如空氣調節器和電風扇等。同時,應用室溫水擦拭患者面板或用冰袋降溫。出現寒戰者,可靜脈注射咪達唑侖2毫克或肌注氯丙嗪25毫克。中心體溫降至39 ℃以下時應停止降溫措施。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應每10分鐘監測一次中心體溫,直到體溫降至39 ℃時為止。同時進行心臟、脈搏氧飽和度和血壓監測。在降溫治療的同時,積極靜脈輸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液以補充血容量不足。並要注意保護重要器官功能。對熱射病病人,解熱藥無效。

TAG標籤:#中暑 #夏季 #臨床表現 #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