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全程線上直播 - 南京一公墓推出“代客掃墓”服務

全程線上直播 - 南京一公墓推出“代客掃墓”服務

伊秀女性範 人氣:2.39W

南京一公墓推出“代客掃墓”服務 全程線上直播

使用者在確定代掃後,會收到一個密碼,只有輸入這個密碼,才可以觀看直播視訊,確保隱私不會洩露。微信截圖

雨花臺功德園通過微信公號,向用戶展示“線上全景”畫面,直播時使用者可看到類似畫面。

哀樂環繞,西裝革履的男子手捧鮮花,表情肅穆,穿過一排排黑色大理石墓碑基座,在一座墓碑前站定,彎腰、獻花、鞠躬。在男子身旁,一名工作人員舉著手機,將現場場景實時直播。

這是近日,發生在南京市雨花臺功德園的一幕。清明節前夕,這一南京最大的公墓推出“代客掃墓”服務,並在線直播全程。逝者親屬向公墓方提出申請後,雨花臺功德園將開設一間視訊直播間,親屬通過公墓官方微信公號,在輸入密碼後即可觀看“代掃”全程。

雨花臺功德園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開設微信直播的背景,是現代人生活半徑增大,導致原本作為“剛需”的回鄉祭掃,成為“奢侈品”。而“待客掃墓”直播專案的技術方則向新京報記者強調,使用者只有通過密碼才可觀看畫面,且會對畫面傳輸進行加密,確保使用者隱私不洩露。

微信直播“代掃”全程

清明臨近,位於南京近郊的雨花臺功德園,再一次進入祭掃高峰期。由於時間或空間等原因,部分逝者親屬不能到場祭掃,“代客掃墓”也就應運而生。而在今年,依託新技術,雨花臺功德園推出微信“直播代掃”,並隨即引發關注。

通過微信搜尋,關注公號“南京雨花功德園”,在介面底部,出現“線上陵園”欄目。點選後,使用者可以選擇包括“網上祭掃”、“靈堂追思直播”和“墓區祭祀直播”三種服務。

雨花臺功德園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線上陵園”的後兩種專案,均為現場直播,前者在靈堂(室內)進行,而後者則在墓區(室外)開展。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逝者親屬在提出“代掃”申請後,公墓會發送一組密碼。到雙方約定的祭掃時間後,親屬通過微信公號,點選“直播”選項,同時輸入密碼,即可觀看祭掃現場實時畫面。而這些畫面,均來自墓園工作人員的手機直播。

新京報記者從雨花臺功德園獲悉,“微信直播”祭掃過程,為今年首次推出,在國內也沒有先例。雨花臺功德園一名負責人透露,直播專案為墓園服務的一種,除祭掃所用的鮮花等物品外,親屬不需為此單獨付費。

公開資料顯示,南京市雨花臺功德園成立於1999年,企業性質為全民所有制分支機構,主要經營範圍包括墓葬及殯葬服務,緊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目前為南京市內最大的公墓。

公墓方稱系“因時而變”

原本作為民俗的掃墓,通過新技術,實現了“現場直播”。雨花臺功德園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這一新政的推出,主要是因為“時代在變”,也考慮到當下的社會現實。

雨花臺功德園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由於人們生活半徑的擴大,加之國人“葉落歸根”的觀念,使得不少安葬於墓園內的逝者,其親屬本身並不居住在南京市,不少還住在國外。以往每年的祭日、清明等時節,這部分家屬往往需要從世界各地趕回南京掃墓,而如果當年出現了意外情況,往往就不能成行。

“能回來的肯定都能回來,但是回不來的,就真的沒有這個條件。”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雨花臺功德園內,由於路途等因素,“不方便”的親屬,至少有一百戶。往年,陵園會應親屬之約,對相關墓地進行“代掃”,並拍攝照片併發送。而在今年,通過與南京一家網路技術公司的接觸,墓園萌生了“直播”的想法。

雨花臺功德園線上直播專案技術方,南京潤米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曹萃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更好的“直播”體驗,墓園購置了可進行3D拍攝的手機,並增強了墓園內的移動訊號。

“人的生活場景出現了變化,作為‘剛需’的掃墓,也相應需要因時而變。”雨花臺功德園辦公室主任胡靜介紹,目前,已有不少人提出了直播預約。

■ 追問

直播是否會洩露隱私?

開發者稱畫面經過加密,使用者憑密碼觀看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多名南京市民表示,雨花臺功德園此舉“很新鮮”,並且願意進行嘗試。

不過,祭掃畫面實時上傳至網路,有網友質疑,南京市雨花臺功德園此舉,在方便了親屬的同時,也暗藏洩露隱私的風險。對此,直播技術的開發公司向新京報迴應稱,通過對線上觀眾准入門檻的設定,可以實現對隱私的保護。

南京潤米網路技術公司負責人曹萃稱,“直播掃墓”專案,是對微信直播的二次開發,在設計上本身已經考慮到了隱私的問題。他介紹,使用者在提出觀看直播的申請後,後臺會單獨建立一個直播間,並生成唯一的密碼。如果沒有密碼,則無法獲得現場影象。此外,畫面在傳輸過程中,會進行加密。

曹萃介紹,通過直播後臺,可以對觀眾進行管理,如果發現有親屬以外的觀眾,可以“實時”進行清理。他表示,目前的直播技術可以實現同時約百人線上觀看同一場直播,未來還可進行擴容。

■ 延展

網路“代掃”服務收費數百元

諮詢者多下單少,專家稱應鼓勵創新

記者注意到,在部分網路購物平臺,“代掃”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在購物網站輸入“代掃墓”,可搜尋到近百個提供類似服務的商家,註冊地遍及全國各地,收費在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普遍在300元左右。一些賣家甚至提供花籃、祭掃“一條龍”服務。

一名北京賣家告訴記者,除了常規的送花籃等專案外,店內還提供“敬菸、敬酒、代哭”等服務,價格超過500元。不過其也表示,儘管來諮詢的不少,但是實際下單者並不多。“一般是全家在國外生活,實在不方便回國祭掃的,會讓我們代掃一下。”

直播掃墓、網路代掃,在新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傳統民俗也遭遇了變革。北京民俗學會民俗專家高巍認為,在農耕社會,掃墓本不是什麼難事。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遷徙常態化,到了清明祭祖時節,遠在外地的人們不能及時趕回,對於先人情感的表達也受到限制,“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高巍認為,現代科技對傳統民俗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形式,南京雨花臺功德園的嘗試,對於移風易俗、推動殯葬改革都有積極意義,“社會發展,民俗也需要發展。”

■ 連結

建網上紀念館南京曾推“雲祭掃”平臺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利用新技術影響傳統民俗,南京此前已有嘗試。

2010年起,南京市內一些墓園便建立了“雲祭掃”平臺,市民通過手機或電腦,可以調閱雲系統裡儲存的親人視訊資料。此外,墓園方還提供逝者“網路紀念館”服務,對逝者生前的影像資料等進行儲存。

當地媒體報道稱,目前南京全市超過1000位逝者建有網上紀念館,其中訪問量最多的,超過200萬人次。而在2016年,雨花臺功德園據此推出“3D生態雲葬”,即每個墓碑上刻有一個二維碼,親屬掃碼後,即可進入逝者的網上紀念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