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在西沙守望您,

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在西沙守望您,

伊秀女性範 人氣:2.98W

編者按:盛世如您所願,我用青春守護。在叢林深處、在雪域高原、在大漠邊疆,在三沙海島……只要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會有橄欖綠的挺拔身姿,年輕的武警戰士用青春為國旗增色,用忠誠為祖國站崗,用熱血為人民護航,譜寫出一曲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的英雄讚歌。五四青年節之際,中國青年網與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局聯合開展“尋找警營最美青春”採訪活動,即日起每天推出一個先進典型,重點報道2個先進基層單位和6名優秀青年官兵的感人事蹟,共同見證武警官兵的使命擔當,一起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開可 通訊員 楊瑞明 蔣波) “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銀光……”伴隨著一首悠揚的《西沙,我可愛的家鄉》,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永興島官兵從文昌市清瀾碼頭登上“三沙一號”客輪,駛向祖國的西沙。

東經112°20′,北緯16°52′,西沙永興島,三沙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13年8月,海南總隊官兵開始在這裡登島執勤,從此開闢了武警部隊駐地新的“南極”。

近3年來,他們如何在這美麗富饒而又艱苦寂寞的孤島上工作與生活?他們的青春如何在這裡紮根,夢想如何在這裡啟航?帶著這些問號,記者專程前往永興島採訪,與官兵一起靜聽海浪、仰望星空,探尋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在西沙守望您,

 武警官兵在永興島巡邏。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風景美到讓人窒息,現代化程度今非昔比,但艱難與寂寞依然如影隨行。他們在苦與樂的深悟中追尋夢想

由於是第一次上島,山東籍新戰士李濤有些緊張。早在海口就聽老兵們說,去西沙要坐14個小時的船,碰上風浪顛簸得厲害,不少人暈船嘔吐。老兵們還說,島上條件艱苦,各種物資都很匱乏,遇上刮颱風補給就斷了……李濤越想越發怵,船沒開出多久,就一陣噁心直奔衛生間。

“看,那就是永興島!”戰友們高呼著將李濤從睡夢中喚醒。一睜眼,他就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湛藍的天空下,永興島像一顆白綠相間的翡翠鑲嵌在大海中,岸邊清澈的海水下,珊瑚礁若隱若現,海水由近及遠依次呈現出碧綠、淺藍、深藍的顏色……“那是有生以來見過最乾淨、最清麗的色彩,感覺到了仙境。西沙太美了,祖國太美了!”李濤後來對記者說。

不一會兒,船就駛入了港口。一出艙,上等兵王志斌馬上搶過李濤手中的行李,拉著他坐上一輛白色的電瓶車:“咱們這座駕不錯吧。島上海風腐蝕性太強,汽車用不了兩年就會壞,所以我們都是用電瓶車,既便宜,又環保。”

永興島上,椰影婆娑,一輛輛電瓶車彷彿移動的旅遊景點。乾淨整潔的北京路,樸素大方的西沙賓館,郵電局、工商銀行、水果店、咖啡店、理髮店等基礎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著實讓李濤感到十分意外。

“我們三沙市2012年6月21日成立,下轄西沙、南沙、中沙諸群島及海域。別看我們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面積只有2.3平方公里,但它下轄的海洋麵積有2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咱們全中國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哩!”上島才幾個月,上等兵王志斌已經一口一個“我們三沙市”了。

車子很快進了中隊。在這裡,李濤參觀了勤務值班室、網路學習室,最後來到了帶衛生間的班宿舍,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哪有班長說的那麼邪乎,條件比想象的好多了。”看到李濤的表情,已經在島上待了兩年多的士官徐傑給他講起了營區的變化。

2013年第一批官兵上島的時候,中隊官兵只能借住在三沙市糧食局的兩間空置的毛坯房裡。沒有床,官兵們就席地而睡;沒有桌子板凳,官兵們就坐在地上看新聞開班務會;牆沒有粉刷,官兵們就跑到政府工地要來材料自己當粉刷匠;沒有器械場,官兵們拿著編織袋一趟又一趟地到海邊扛沙子、挖沙池。冰箱、彩電、電腦……近三年來,他們每添置一件家當,幾乎都要借用補給船從海口調運。

在一批批官兵的努力下,中隊的營區一天天變了樣。總隊從海口為中隊官兵調運來了木床,給學習室配齊了桌椅板凳,裝上了投影儀和多功能文化一體機。作戰勤務值班室裡,通訊設施實現了互聯互通,官兵們坐在網路學習室裡就可以和400多公里以外戰友一起上網聊天。

景色美到讓人窒息,現代化程度今非昔比,一切都讓李濤感到既新鮮又愜意。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新鮮感漸漸褪去,李濤開始體會到了島上生活的不易。高溼、高鹽、高溫、高輻射的“四高”氣候,讓他很快領教了厲害。上哨沒幾天,他的臉和手就被晒得紅腫掉皮;站哨時,強烈陽光的長時間直射,刺得他眼睛生疼;洗澡的時候,他發現中隊不少戰友因為潮溼的天氣,身上和腿上長滿了紅疹。島上的外來務工人員悄悄告訴李濤:“在島上,一天是天堂,一個星期是人間,一個月就是地獄。”

看到李濤的困惑如期而至,指導員蔡於虎帶著他和幾位新上島的戰士來到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前,給他們講述了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的歷史: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協定,收復被日軍侵佔的所有我國領土。中國政府出兵南下,收復了西沙與南沙諸島。上世紀七十年代,有關國家悍然宣佈把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劃入其版圖,蓄意挑起事端。1974年1月19日,西沙自衛反擊戰打響,我海軍指戰員浴血奮戰,擊敗敵軍,重新奪回了對西沙群島及周邊海域的控制權。

“用鮮血和生命奪回的尊嚴,必須用鮮血和生命去捍衛!”指著島上一種叫抗風桐的樹,蔡指導員告訴李濤,“雖然來這裡時間並不算長,中隊官兵已經像抗風桐一樣,把根深深地紮在了這裡。”

上等兵小鄺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從小是奶奶帶大,感情比父母還深。今年春節前,妹妹突然來電話,告之奶奶心臟病突發住院,情況緊急,無人照顧。鄺志權當時在島上,急得團團轉。可是,當時中隊任務重,又沒有回航的客輪,鄺志權默默地把所有津貼寄給妹妹,含著淚請她照顧好奶奶,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執勤訓練中。

河北籍戰士小王是富二代,上學時每年光打網路遊戲就要花上十幾萬。當兵後女朋友因為距離遠和他分了手,加上軍事訓練跟不上,讓他更是沒了自信。上島的第一個除夕,他獨自站在哨位上,想起家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一幕,恰好被值班室的班長趙凱龍通過視訊監控看到了。趙凱龍拿起對講機,對王聖石說了一番讓他永遠難忘的話:“那麼多武警官兵,你是祖國最南的那一個。今晚,你雖然不能踏進自己的家門,但你卻守衛了千千萬萬個家門!”在戰友的鼓勵下,王聖石像變了個人。他戒了網癮,全身心投入工作和訓練中,5公里成績在短短的3個月後就從不及格變為優秀。

身邊的故事激勵著李濤,幫他調校著人生的航標。很快,他因為執勤形象好被政府工作人員稱讚,因為提前完成訓練目標受到中隊幹部表揚。每次體能訓練後喝上一口甘甜的椰汁,都讓他感到充實和快樂……晚飯後,李濤一個人站在“有我在,請祖國放心”的標語面前,目光穿過那一片抗風桐,遠望著北方,心底突然升騰起一種說不出的自豪。

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在西沙守望您, 第2張

武警官兵在訓練。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懷揣著一腔熱血,駐守在祖國的“南極”,但工作卻離不開平凡與瑣碎。他們在理想與現實的對撞中紮根夢想

一班長趙凱龍從小就是一個軍迷,當兵前就查閱了很多關於祖國南海的資料,一說起南海形勢就激動。2013年,他聽說自己所在的中隊要前往永興島執勤,特別激動。那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見自己駕駛著軍艦在南海上航行,守衛著祖國的海疆……

第二天,趙凱龍第一個向中隊黨支部遞交了上島申請,如願以償地成了第一批登島官兵。一路上,他興奮地向大家介紹南海和西沙的戰略重要性,滿懷著雄心壯志和戰友們一起登上了永興島。然而幾天下來,他卻發現,島上的任務和在海口沒什麼兩樣,照樣站崗巡邏,照樣疊被子出公差,幹許多修修補補的雜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趙凱龍的心底有一些失落,直到不久後,他經歷了真正的考驗。

剛剛上島不到兩個月,強颱風“蝴蝶”突然登陸永興島。夜裡10點多,中隊突然接到市政府電話,兩名廣東籍船員在海上被困,要求中隊派出人員協助救援。接到命令後,中隊長王允帶領趙凱龍和孫曉非兩名戰士立刻出發,迎著暴風雨登上衝鋒舟駛出碼頭。狂風暴雨中,衝鋒舟像一片樹葉在黑壓壓的山脈間飄過,船身劇烈搖晃,海水迎面撲來,一次次拍打在官兵的身上,隨時有翻船的危險。官兵們開始暈船,一個個強忍著翻江倒海的噁心緊緊地握住把手。在航行了一個多小時後,他們終於成功將受傷的船員轉移上岸,並迅速送至三沙市人民醫院搶救。走出醫院,渾身上下都在滴水的趙凱龍終於忍不住了,“哇!”地一聲把胃裡的東西全吐了出來。

2013年11月9日,17級超強颱風“海燕”在三沙登陸。瞬間烏雲密佈,樹枝、建材和破碎的玻璃被吹得漫天飛。島上的人們早已用木板封死門窗,把自己關在了室內。

正在這時,中隊值班室的電話突然響了,電話是市政府打來的:“我們有工作人員被困在西沙賓館,請派人救援!”原來,“海燕”將西沙賓館三樓屋頂掀開了一個大口子,屋內物品全部被颱風捲走。工作人員被迫躲進了衛生間裡,隨時有生命危險。危急時刻,指導員蔡於虎迅速帶領趙凱龍前往救援。由於風太大,他們戴上頭盔、頂著臉盆,扶著街邊的牆俯身一步一步向前挪。10米、20米……颶風中,他們每向前走一步都十分艱難。這時,狂風突然捲起一塊鐵皮向趙凱龍飛來,蔡於虎大喊一聲,飛身將他撲倒,鋒利的鐵皮與他們擦身而過。

中隊營區到西沙賓館的路不到100米,平時一分鐘就可以走到,那天他們足足走了半個小時。

經歷兩次驚心動魄的救援後,趙凱龍開始對自己的崗位有了新認識。他把自己的經歷一遍遍地講給新上島的戰友們聽:“不要被平靜的海面麻痺了神經,不要被生活的瑣碎吞噬了夢想,我們的光榮,就在於隨時準備迎接狂風暴雨。”

嚴峻的考驗,讓中隊官兵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加強訓練、提升素質的緊迫性。中隊沒有障礙訓練場,他們就積極協調友鄰單位借用場地,把兄弟單位的訓練場練了個遍;沒槓鈴,他們就想辦法到周邊工地借水泥,自制出各式各樣的水泥槓鈴;為加強爆發力訓練,官兵們自發到駐地收集廢棄的輪胎,一有空就翻輪胎練臂力……雖然島上訓練設施簡陋,但由於官兵們受外部干擾少,訓練熱情高,每上來一批官兵,身體素質都會有質的飛躍。

2015年12月,趙凱龍參加總隊軍事訓練尖子比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被總隊評為軍事訓練標兵。上臺領獎那天,趙凱龍在日記中寫道:只要把理想的種子深埋於現實的土壤之中,用汗水去澆灌,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的大樹。

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在西沙守望您, 第3張

武警官兵在美化環境。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一個共同美好的願望,匯聚了五湖四海的人們,把小島變成一個溫暖的家。他們在大家庭的融入和建設中擁抱夢想

週末,永興島的碼頭上響起一陣汽笛聲,新一班從海口駛來的輪船緩緩進港靠岸。

“指導員,我們去碼頭接船吧!”士官劉立坤跑進警官宿舍激動地說。蔡於虎發現,每逢有船到港的時候,大家都會積極要求去碼頭接船,問及原因,回答很簡單:“就是人多,圖個熱鬧。”

平時,蔡於虎並沒有太在意,他自己也是年輕人,能理解戰士們愛熱鬧的心思。可這一次,他陷入了沉思:戰士們想看熱鬧,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他們內心的孤獨,而要讓大家擺脫這種孤獨,關鍵是要讓他們真正融入島上的生活。

融入,是一種形象的感染。中隊首先從形象上做起:官兵每天上哨前,皮鞋要擦得一塵不染;上哨路上,拐彎必須走直角,佇列動作要一絲不苟;哨位上始終保持好形象,無論多熱都堅持一動不動……很快,中隊官兵成了島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駐地的群眾從好奇圍觀到主動要求合影,大家漸漸熟悉起來。

融入,是一種心靈的關照。島上伙食統一由政府食堂保障,官兵們不需要點火做飯,也不需要打掃衛生。可是每週一、三、五,中隊官兵吃完飯後都會自發地留下,幫著飯堂的工作人員擦桌子、拖地、洗碗。碰到節假日加餐的時候,中隊官兵還會主動到廚房幫廚淨菜。時間久了,食堂的工作人員和中隊官兵處得就像一家人一樣。有時中隊官兵外出擔負任務誤了飯點,食堂的師傅們會主動給官兵留好飯菜,按人數整齊地擺在餐桌上。

融入,是一種信念的擁抱。“島上的人們,大多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信念來到這裡,這是我們成為一家人最親的紐帶。”蔡於虎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上島以來,中隊主動擔負了每週一市政府廣場國旗升降任務,並與周邊七連嶼工委結成共建單位,定期派出官兵到島上為民兵進行升旗和佇列培訓。七連嶼工委書記王春今年51歲,古銅色的面板讓他看著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烈日下,他指著正在組織培訓的武警官兵,高興地對記者說:“武警給民兵當教員,不僅讓我們的升旗儀式更加規範,動作更加標準,更重要的是,讓這裡的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國旗的神聖與莊嚴。”

不斷的融入,讓官兵們走出了封閉與孤獨,找到了價值與快樂。

“指導員,今天理髮店的小張給我們免費理髮,說是要感謝上次我們幫他家裡修補颱風後的屋頂。”

“前些天市領導進門的時候專門過來和我握手,誇我站崗站得好!”

“領導說我們武警中隊雖然是駐島部隊中人數最少,級別最低的單位,但卻是訓練最刻苦,形象最好的單位!”訓練間隙,官兵們高興地將最近的見聞與蔡於虎分享。

行走在北京路上,無論是工人、漁民,還是友鄰部隊官兵、政府工作人員,從市委書記到街道清潔工阿姨,只要見到武警中隊的官兵,都會親切地招手問好。而對於島上群眾的家長裡短,官兵們也如數家珍——他們儼然成了一家人。

3月14日清晨,按照慣例在市政府廣場前舉行升旗儀式。島上的居民們早早地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等待著太陽從海平面緩緩升起。此時,武警中隊的3名升旗手王新想、孫殷、劉周鑫踏著正步走上升旗臺,伴隨著國歌,將一面鮮紅的國旗緩緩升起。

蔡於虎站在人群中,莊嚴地舉起右手。再過兩個月,妻子吳子君就要臨產了,想起結婚以來,回家的日子加起來也不到一個星期,蔡於虎總覺得有些愧疚。只有聽到雄壯的國歌,看到國旗升起的時候,他的內心才有些許釋然。他很認真地對記者說,只要祖國需要,他還會義無反顧地奔向更遠的哨位。

歡迎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傳送新聞線索至郵箱;關注“中國青年網”(ID:youthzqw)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