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最溫情的"心靈按摩師" - 耿喜玲:18年來做孩子們

最溫情的"心靈按摩師" - 耿喜玲:18年來做孩子們

伊秀女性範 人氣:6.16K

耿喜玲:18年來做孩子們 最溫情的"心靈按摩師"

武昌實驗中學的心理諮詢老師耿喜玲正在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其個人化的原因,每一個看似‘無理’的行為,都是向教育者發出的求助訊號:我這個方面的能力缺失,你能幫到我嗎?”新學年開學首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心理健康老師耿喜玲在她的一個教師培訓講稿中寫下這段話。

1999年,耿喜玲放棄大專院校任職來到武昌實驗中學擔任心理健康老師。當時,武漢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領域基本是一片空白。18年來,耿喜玲率先把心理健康課引入課堂,用心體會從學生內心發出來的各種訊號,做孩子們最溫情的“心靈按摩師”。

率先將心理輔導引入課堂教學

“1999年,我來到武漢任教,當時全市乃至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空白的。”耿喜玲回憶起初到武漢工作的情形。現在武昌實驗中學的心理諮詢中心,沙盤、宣洩中心、互動區域、放鬆椅等各種裝置齊全。耿喜玲率先在學校成立這種心理諮詢中心。

耿喜玲還記得,自己剛來到中學時一片迷茫,當時心理課要不要進課堂,學校個體諮詢的原則如何確定,中國小心理專職教師的職責是什麼,這一系列問題都沒有可借鑑的成功經驗,“甚至連申報職稱時都沒有心理健康老師這一項。”

“我也想過回到大專院校任職,甚至跟校領導提過這個申請。但孩子們渴望無助的眼神留下了我。”耿喜玲說,如果說大學是教心理學讓人幸福的知識,中國小的課堂更注重實踐,是教孩子們掌握擁有幸福的能力。

“學生們跟我講了很多連父母都不知道的話。十幾歲的孩子,有很多苦惱,他們學習壓力大、兩性和親子關係微妙、渴望瞭解自己和社會。他們的很多困惑在家長和老師的眼裡卻是‘無理取鬧’。”耿喜玲說,孩子們渴盼被人理解,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他們太需要有個從心裡理解他們的人,“我想試一試,成為他們需要的這種人,能在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期幫他們一把,讓他們做一個快樂開心的人。”

當年,耿喜玲就在全省率先將心理健康課引入課堂教學。隨後,她自編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主編或參編省級教材三部;在課堂教學中借鑑國外心理教育的經驗並結合本土實際,形成了“班級授課,大型講座、小組治療和個案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界定了中學階段應完成的心理輔導目標。

這份18年的堅守,讓耿喜玲先後獲得了“全國心理輔導之星”、湖北省“楚天園丁”“湖北省特級教師”“湖北省名師”、武漢市黃鶴英才、武漢市“心理學科帶頭人”、享受市政府津貼專家等榮譽。“這些頭銜,我從來不提,我最喜歡的自我介紹是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師。”耿喜玲說。

把心理健康課教成了熱門課

在武昌實驗中學,心理健康課從高一開到高三直到大學聯考結束,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我從來不缺課,因為孩子們會追著我補回來。有時候第二天有重要考試,我勸他們複習一下,他們跟我說越是到考試前越需要‘心理按摩’。”耿喜玲笑著說。

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每屆高一新生都會有個別學生希望“挑戰”老師,耿喜玲說,她在給上一屆高一新生講情緒控制的時候,有個孩子不停說話或者打斷課堂,她只是微微笑著不迴應。一節課下來,這個孩子找到她,他說:“耿老師您贏了,因為我是故意想激怒您,如果您在講情緒控制時發怒,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那就可笑了。我被您‘圈粉’了。”耿喜玲說,用心理學知識塑造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們逐漸信任她。

“有什麼辦法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你講的東西有用!”耿喜玲說,常常有學生跟她表達記不住東西的困惑,她在課堂上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授了記憶方法的分類,並幫助孩子們從視覺、聽覺和動作記憶三大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今年上半年,她接到了一個學生求助。這個孩子每次考試答題卡都塗錯,因而錯失很多分,老師和家長都覺得這種失誤太可惜,反覆勸他細心點,導致他壓力巨大。“憑我的直覺,這個孩子不是態度的問題。”她讓孩子現場塗了一次答題卡,一下就發現了他的問題——視覺密集症,在緊張時尤其突出。“我讓他在塗卡時用草稿紙遮住一部分,一點點移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科任老師知道每個孩子知識點掌握的程度,未必知道掌握知識的能力是否有缺陷。”耿喜玲說,“哪裡有不希望自己好的孩子,只是他們不得方法。我常常說,心理老師不是隻會傾聽的居委會大媽,我們要具備‘我來幫你’的能力,我們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智商和情商的潛能所在。”

讓近百名厭考學生自信走進考場

“耿老師啊,她是我們學校下班最晚的老師,晚上10點鐘下班的時候很少,大學聯考前常常是12點多還陪著學生做諮詢。”武昌實驗中學的門衛師傅說,他們每個人跟耿喜玲都很熟。

同事給耿喜玲做了個不完全統計,近五年她利用課餘時間近3000小時接受個案諮詢。耿喜玲說,午休、去食堂的路上和晚自習下課都是她接受諮詢的時間。“高三的孩子們時間很緊張,他們總是希望在下課後找我聊一下。孩子們處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我怎麼忍心拒絕。有時候過了晚上12點了,還有孩子等在諮詢室門口,他們迫切地希望跟我聊一下,我就陪著他們走過校園、走出校門,甚至陪他們走到家門口。”

近五年,耿喜玲挽救了近20名對生活絕望的學生;使50餘名長期逃學學生重新進入課堂;讓近百名厭考學生自信走進考場;使千餘名學生的一般心理問題得以解決。同時,化解了因學生引起的家庭矛盾衝突20餘起;學生或家長與學校大的矛盾衝突5起。當社會發生重大突發事件,耿喜玲和她的團隊多次在第一時間出現,為受害者服務。她是心理健康教師,也是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守衛者。

今年清明節前,耿喜玲在宜昌一所高中講課,接到一位家長求助電話,稱孩子大學聯考壓力大想自殺。她一邊電話進行心理疏導,一邊搶購到當日最後一張返漢的火車票回來幫助這個孩子。

“每年大學聯考前,全省各個地市州我都要跑一個遍,做考前壓力緩解的大型講座。”耿喜玲說,近年來,很多省內外的學校及社會機構來找她做團體心理輔導和心理專題培訓,已逾百場,她的專業足跡遍佈20餘個省、市、自治區及武漢市60餘所中國小,課程惠及數萬人。她還被華中師大心理學院聘為本、碩生指導教師,為培養後繼心理教育人才發揮了作用。“耿喜玲名師工作室”也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工作室的青年骨幹教師成員也逐漸成為專家型教師。

艾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