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內蒙古巧打特色民俗"旅遊牌"

內蒙古巧打特色民俗"旅遊牌"

伊秀女性範 人氣:1.32W

還沒正式進入旅遊旺季,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的家庭遊經營者們已經開始忙碌了。曲德新和家人經營的“瓦西里家庭遊”,現在每天都會接到不少外地遊客的預定電話。接下來的兩三個月裡,20多萬元的收入在等著他們。

內蒙古巧打特色民俗"旅遊牌"

中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恩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額爾古納河畔,與俄羅斯赤塔州隔河相望。一棟棟原木搭建的俄羅斯式木屋——“木刻楞”被木質籬笆和滿院花草環繞著,列巴(俄式麵包)房、鐵匠房遍地開花。這裡生活著1300多名俄羅斯族人,約佔我國俄羅斯族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居民生產生活及風俗習慣始終保持著原始的俄羅斯民俗風情,過復活節、聖誕節,也過春節、端午節,包餃子也烤列巴,人人會唱“喀秋莎”,歐洲人面孔的村民說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話,成了恩和鄉一道獨特的風景。

“別看現在家庭遊受歡迎,10多年前政府號召我們辦家庭遊的時候,沒幾個村民響應,都覺得這個窮鄉僻壤誰會花錢來旅遊。”後來曲德新帶頭辦起家庭遊。看到了甜頭,觀望的村民們紛紛開始行動。截至去年,恩和鄉旅遊接待人數從2007年的1.8萬人次增加到60萬人次,家庭遊接待戶從10戶增加到110餘戶,俄羅斯族家庭遊戶年均純收入約9萬元。

如今的恩和鄉已成為內蒙古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而家庭遊也成為俄羅斯族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渠道。為了打好俄羅斯族風情這塊黃金招牌,當地還積極爭取財政、交通、發改、民委等部門的專案和資金支援。總投資1600餘萬元的重點專案建設,涉及俄羅斯民俗博物館改造、10.18公里街巷道路硬化及6公里的街區瀝青路面改造等內容。

煥然一新的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一年一度的熱鬧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旅遊資源豐富的白狼鎮,早已在阿爾山旅遊大格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白狼鎮已經在白阿鐵路沿線設立林業作業站,利用鐵路設施運送木材,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其間,經過幾代林業工人的生產勞作,演繹出了一種珍貴的林俗文化表現形式。

位於內蒙古阿爾山市白狼鎮南部的林俗村原名三道溝,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林區開發建設者的定居地。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森工企業傳統的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白狼林業局和白狼鎮政府帶領職工喊出了“放下斧頭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的奮鬥目標。2003年白狼林業局、白狼鎮黨委、政府建起了白狼林俗村,一個個溫馨的家庭小旅館應運而生,讓更多的人瞭解和感受林區生產生活方式的原汁原味,體驗幾代林業工人的創業艱辛。

隨著阿爾山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及城市化的程序不斷推進,林俗文化將逐漸淡出人們的生產生活,為了完好地儲存並繼承這段記憶,阿爾山以白狼鎮林俗村為核心,打造了林俗博物館、林俗村小劇場、個體經營的林家樂等專案,已成為阿爾山成熟的林俗文化品牌。

內蒙古自治區由蒙古族、漢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等49個民族組成,各民族都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當內蒙草原生態旅遊季節性凸顯的時候,多民族、多民俗的文化資源就成了內蒙古吸引八方來客的“利器”。

在內蒙古東北地區的呼倫貝爾根河市,中國最後一支使鹿部落——敖魯古雅鄂溫克人,通過他們獨有的“使鹿文化”和這個世界溝通,位於根河市區西4公里、總規劃面積260公頃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景區,就像是一場敖魯古雅鄂溫克原生態民俗的集中展示。

依託“東林西鐵,遍地是煤”的資源優勢,內蒙古曾多次奪得經濟增幅冠軍。發掘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巧打“旅遊牌”,是內蒙古對資源優勢的再認識。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內蒙古全區接待旅遊者9805.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9%。2016年全區完成旅遊業總收入2714.70億元,比上年增長20.28%。

近年來,旅遊業正成為內蒙古新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年均增速達20%以上,旅遊業的井噴之勢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