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資訊>新聞>百姓民生>不是本尊 - "功能性滅絕"的白鱀豚重現長江?專家

不是本尊 - "功能性滅絕"的白鱀豚重現長江?專家

伊秀女性範 人氣:1.51W

2017年5月14日上午,中國綠髮會官方微博釋出訊息稱,其科考隊員當天上午6:30在長江蕪湖段目擊、拍攝、記錄到兩頭疑似白鱀豚。這一訊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功能性滅絕"的白鱀豚重現長江?專家:不是本尊

中國綠髮會科考隊員在長江蕪湖段目擊、拍攝的疑似白鱀豚。 截圖圖

白鱀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僅存在於長江中下游。它體態優雅,被譽為“長江女神”。但早在十年前,2006年,白鱀豚就被認為已經“功能性滅絕”,在長江中已難覓其蹤跡。

但一些水生生物專家在研判相關視訊後,給出了不同看法。

5月14日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張先鋒告訴澎湃新聞,“根據中國綠髮會傳給我的視訊看,基本可以肯定是江豚,基本排除白鱀豚的可能。”

張先鋒表示, “根據視訊畫面上,可以看到鰭出水。但這不奇怪,應該是江豚出水時身體側向出水,胸部的鰭肢和尾部的尾葉露出水面。從視訊來看,(江豚)尾葉露出水面的可能性更大。基本排除白鱀豚的可能。”

“另,從行為學的角度分析,這個視訊裡出現白鱀豚的可能性不大。”張先鋒解釋說,根據中國綠髮會傳送的視訊,他推測,視訊畫面中應該是超過10頭江豚組成的江豚群,有3-4個亞群體組成,每個亞群體有2-3頭江豚。而根據以往的野外觀察,極少見到白鱀豚與大群江豚混在一起、合群遊動的現象。

中國科學院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生生物專家也表達了與張先鋒類似的觀點:中國綠髮會相關科考隊拍攝的視訊中,出水的均是江豚,而非白鱀豚。

據該專家介紹,白鱀豚體色青白,有背鰭,有一個長長的吻,體型要明顯大於江豚,體態優雅。

對於科考隊視訊畫面中出現的鰭,該專家解釋:“江豚有胸鰭和尾鰭,(視訊畫面中的鰭)很像江豚側身入水的胸鰭。而白鱀豚的背鰭是一個鈍三角形,不會呈現尖銳的角。”

14日下午,中國綠髮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參與研判相關視訊的專家的確在視訊畫面中發現了江豚,但更多視訊畫面還在分析研判中。

中國綠髮會該工作人員表示,5月14日一共有三名科考隊員拍攝到疑似白暨豚的影像。對於其中一名隊員拍攝到的視訊,專家們首先用肉眼識別判斷,然後又使用計算機對影象放大,在視訊畫面中發現是江豚。但對於其他兩名科考隊員拍攝的視訊,專家們尚在分析研判中。

截至澎湃新聞發稿前,“疑似白鱀豚”事件未有新的訊息傳出。

張先鋒表示,無論這次是否發現白鱀豚,中國綠髮會組織的此次考察,引起了社會對長江生態環境的高度關注,也再次引起了社會對白鱀豚和江豚的關注,其意義已遠遠超過發現白鱀豚本身。

張先鋒舉例說, 10多頭江豚組成的群體,多年前,在長江干流還不罕見,現在,在幹流卻難得一見。但從視訊畫面中看,豚群附近,大型運輸船隻較多,相關部門應該加強該江段的觀察、保護,應該對過往船隻予以警示,避免船隻傷及江豚。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已迫在眉睫。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道,1997年,農業部曾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白鱀豚普查,34艘考察船在從宜昌到上海之間的江段中發現了13頭白鱀豚。1998年,14艘考察船便只能找到4頭白鱀豚。2006年底,一支由30多名中外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曾開展過為期一個半月的長江白鱀豚考察工作,卻一無所獲。

雖然早在2006年,中國就宣佈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張先鋒解釋說,白鱀豚“功能性滅絕”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白鱀豚這個曾經處於長江生態系統能量金字塔頂端、食物鏈末端的大型動物,已經失去了其在長江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功能;二是它已經喪失自我繁衍後代的能力。但11年過去了,並未宣佈白鱀豚已經滅絕。

“就是說,現在即使在野外發現零星的個體,也不足為奇;即使發現零星的白鱀豚個體,也不會改變其‘功能性滅絕’的命運,”張先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