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伊秀女性範>健康保健>養生>健康養生>子女應要重視 - 老人脾氣變壞原因不簡單

子女應要重視 - 老人脾氣變壞原因不簡單

伊秀女性範 人氣:5.99K

老人脾氣變壞原因不簡單 子女應要重視

老人脾氣變壞的原因

按理來說,經過歲月的洗禮,人到老年以後的心境,應該是變得更寬容與平和,但有些老人正好相反,年輕的時候可能性格很好,反倒老了以後脾氣變得很差,性格越發古怪,可能經常會為了一些小事情而大發雷霆,讓不少為人子女者感到困惑與煩惱,那麼,老人脾氣變壞的原因有哪些?有些時候問題可能不是你想得那樣簡單,子女應引起重視。

與生理機能衰退有關

人在進入老年以後,軀體和精神功能都會衰老,這主要是因為大腦血液量減少,攝氧量下降,精神細胞皺縮,生理和精神也容易受到創傷,所以,老人性格變化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德國曾有研究顯示,人到了老年後,神經質水平會隨年齡增長,越來越高,責任感水平則會越來越低,並且,由於身體逐漸衰老,以及認知能力的下降,老人會感覺自己不像年輕時那樣一切盡在掌握,所以控制感不如年輕人。

當老人意識到這些問題後,生活中會變得更加小心謹慎,避開危險並保持健康,這些會使他們顯得比較“神經質”,同時,他們在社會交往中會變得挑剔,不再像原來那麼外向和容易相處,且人老後在文化生活和智力活動上,不像年輕時那麼積極主動,開放性水平會降低。

研究還發現,生活壓力越大的老年人,性格的變化會更加明顯。

缺少子女的陪伴

現代人的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很多,但是,卻有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獨居老人,兒女忙於工作,以及自己的小家庭,沒有多少時間,也沒有剩餘多少精力回家陪伴父母。

而人在進入老年以後,社交能力下降,身體方面也是大不如前,不安全感與日俱增,會更加依賴兒女,尤其是體質較弱,患病以及空巢老人,常年在孤獨中生活,又缺少子女們的陪伴,很容易性情大變。

老人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做兒女的稍有怠慢,就可能傷害老人脆弱的心靈,而有些老人則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脆弱。當你回家探望父母時,如果總會感覺父母親會因一些小事兒而發脾氣,整個人的性情與之前差別較大,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對父母的關心不夠所致呢?

缺少維生素B

當人體內缺少B族維生素時,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出現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等現象。如果不是身體患有疾病什麼的,就要考慮看看是不是飲食不當所致,如食物過於精細,或者經常喝酒等。

維生素B1的主要食物來源:豆類、糙米、牛奶、家禽;維生素B2的主要食物來源:瘦肉、肝、蛋黃、小米、糙米及綠葉蔬菜;維生素B3的主要食物來源: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如肝臟等)、酵母、蛋黃、豆類;維生素B5的主要食物來源:酵母、動物的肝臟,腎臟,麥芽和糙米;維生素B6的主要食物來源:瘦肉、果仁、糙米、綠葉蔬菜、香蕉。

老人脾氣變壞原因不簡單 子女應要重視 第2張

可能是某些疾病徵兆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於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會有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視力下降等症狀,同時血糖升高,會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進而出現激動,暴躁、喜怒無常等情況,此外,血糖升高會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還會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這樣又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

2.高血壓

此種疾病的患者,由於血壓的波動很大,老人往往有頭暈、心慌等不適感,情緒也就會隨著血壓的波動而出現起伏不定,變得低沉、憂鬱、焦躁不安,行為也可能出現異常。

並且隨著病情的嚴重,不適症狀越來越多,如心悸、頭痛加重等,使病人的心理負擔加重,更加急躁、易怒、易衝動。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患有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平時無任何自覺症狀,但會因為突然受到刺激發脾氣而發生中風。

3.甲亢

甲亢是指甲狀腺組織增生、功能亢進、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徵。近年來,6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大大升高,佔全部甲亢病人的10%-17%。

患者由於體內甲狀腺分泌過多,可致機體氧化過程加速,同時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進而容易出現情緒不穩,易興奮,易怒,好與人爭吵,喜怒無常等症狀。

4.心臟疾病

50、60歲是心臟疾病的高發年齡段,心臟病早期,由於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常會變得暴躁、易怒。有的患者由於經常心慌、頭暈、頭痛等,又沒有進行早期治療,導致經常性心煩,脾氣變差,反過來又會加重心臟。

5.腦部疾病

頭腦是人體的精神中樞,腦部出現實質性病症,如腦血管硬化、腦瘤、腦外傷、腦腔隙梗死等,脾氣也會變壞,可能會出現煩躁、暴怒、或沉悶、呆滯等。

6.老人痴呆

人到了60歲以後,會有記憶力下降的情況,同時又可表現為固執、急躁、喜怒無常、自私、多疑,常常為生活小事爭吵,有些老人甚至會蠻橫無理、行為古怪、幼稚愚蠢等,這個時候要考慮到可能是老年痴呆的表現。

老人脾氣變壞原因不簡單 子女應要重視 第3張

老人怎麼控制情緒子女方面

1.以柔克剛:相對年輕來說,父母親一輩的人生活習慣,教育方式等都比較落後,當有衝突時,不要不顧場合直接對老人加以指責,以免傷害老人家的自尊,即便他們真的做錯了,也可以先哄一鬨,再用比較委婉的口氣去說。

2.多些陪伴:人越老越會依賴自己的子女,平時要儘量抽些時間出來,陪伴自己的父母,不要讓孝心成為父母永遠的等待。

3.儘量理解: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可能是因為對機能的退化一時之間難以適應,也可能是因為突然退休,為了緩解情緒有時可能會對子女發脾氣,這種情況子女要多些理解,多站在老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4.多與溝通:在生活對待老人要多一些耐心與愛心,平時沒事的時候多與老人聊聊天,多瞭解一下父母親心裡的想法。

5.學會讚賞:平時對待父母的時候,可以嘴甜一點,毫不吝嗇的送上誇獎與擁抱,爸媽聽了心裡在一定是美滋滋的。

老人方面

1.學會控制:每次想要發脾敢時,要試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長長的深呼吸,多做幾次,告訴自己別發火,生氣傷身體。

2.培養業餘興趣愛好:退休以後反正時間更加充裕,保持廣泛的業餘興趣愛好,如垂釣、種花、養鳥、聽音樂、跳舞、繪畫、棋類等,有利於讓老人有開闊的心胸,與豁達的性格,也會更長壽

3.多出門走走:與其拿身邊人出氣,在家裡生悶氣,不如多出門走走,散散步、打打拳什麼的,這樣就能很快忘記不愉快的事情。

4.學習新事物:活到老,學到老,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有利於延緩大腦衰老,保持身心健康。

5.規律起居:保證合理的作息時間,生活要按部就班,到點吃飯,到點睡覺,尤其要重視睡眠時間和質量,避免過度勞累。